找到相关内容20篇,用时1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鸽子归巢,现证“本住”

    ,他们以为是真实世界,其实何尝不也是一个虚幻世界!只因这虚幻世界败坏,统治者才用另一个虚幻世界来替代,站在现实生活层次,人类实在无须知道真相,既然在网络虚幻中生活得丰裕,那又何必戳穿网络虚幻...一种解释是“外义”,第二种解释是“内义”。   藏密教法每每如此,同一教理,分成不同层次来解释,除了外、内,有时候还说“密义”,甚至“密密义”。读者必须注意到这一点,否则便容易误会为释义混乱,有时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278424.html
  • 生命之流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什么叫修行?其实是要修到生命层次才叫修行,如果只是生活,那都还是表面,是短暂。有生之年,这口气还在时候叫做生活,不在时候就不叫...要到生命层次,生命层次比较深远,生活层次只是解决我们有生之年而已,但是生命层次,我们可以接受无始劫来过去世,所以它是一个数线上面,是一个箭头,没有终点,无始劫过去到现在乃至无尽未来,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090894.html
  • 消费主义与佛教道德

    ,智者当远离。”   人们为了满足私欲,拼命地捞取财富,当知,财富是不断在交换、转化,其属性是空性,不可能恒长不变。佛教伦理认为:提升生活层次,不是表面物质追求,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精神全面提升。...个人消费占去全球个人消费总量80%。消费激增没有给十几亿穷人有享受最基本生活消费品,却要承受富人过度消费侵蚀资源,污染环境恶果。”4追求消费、高消费、过度消费。经济学家定义是:“摧毁或毁掉...

    王丽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2648360.html
  • 正命社会

    五戒,不仅是个人生活层次要持守五戒,同时要注意到社会生活层次,也就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次必须同时考虑。我们不能说个人守五戒就好了,我们要以个人守五戒行为去影响社会整体生活层面,使社会...关怀柔弱妇女小孩,改善他们生活,觉醒他们人生。该项运动成就,备受国际瞩目,获得美、日、印度、菲律宾等国奖项达十一座。  阿里耶拉涅博士于一九九七年七月廿日至廿七日,应邀在中华慧炬佛学会演讲“四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2050330.html
  •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

    对人之外有生命他类平等关怀,佛教戒律对道德生活层次性要求等),丰富了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。作为宗教伦理,中国佛教伦理以其普遍性、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劝善化俗之道,在现代社会...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,是有关佛教道德思想、观念、学说。作为宗教伦理,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社会功能,也承载着宗教对社会人生现实作用。佛教伦理信仰力量及其对世俗伦理生活约束力是独特且有效,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146930.html
  • 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

    伦理生活;既强化信仰,又扶世助化;既突破了佛教伦理原初内涵,又扩大了整个世俗伦理调节范围(如佛教伦理突破五伦关系,对人之外有生命他类平等关怀,佛教戒律对道德生活层次性要求等),丰富了整个中国...普通民众信受奉行、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部分。   佛教伦理作为宗教伦理,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社会功能,也承载着宗教对社会人生现实作用。佛教伦理信仰力量及其对世俗伦理生活约束力是独特而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3464473.html
  • 佛教忠孝观

    花道、茶道,都寓含着佛教精神。佛法丰富了文学生命内容,也提升了文化生活层次。   佛教从以上十方面来对国家社会尽忠,那么佛教又如何对父母众生尽孝呢?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:一般甘旨奉养父母,...忠于主管上司,克尽为人部僚一份责任。与人相处要忠于道义良心,追求理想要忠于自己原则立场,在我们生活里,忠美德和我们关系非常密切,忠懿行对我们人格成长影响至深且钜。内心忠诚的人,往往是世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孝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50025905.html
  • 佛法基本─四圣谛(1)

    于苦因则痛苦经验会增加一样,我们愈投入让我们产生愉快经验原因,我们愉快或欢喜就应该会增强,但事实却非如此。  例如,在日常生活层次,如果你有美食华衣和引人羡慕珠宝等等,短时间内你真会觉得颇为...心修行明显地需要自己献身于主要是在帮助别人那些活动;而皈依修行是在为修行者立下基础,以便把他们生活导入合乎道德要求方式,避免做会伤害别人行为,以及敬畏业报因果法则。  除非我们在皈依三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1.html
  • 牟宗三:寂寞中之独体

    可言。  六、律则是其共相,律则所统驭现象是殊相,而独体是个体。  七、独体有背景。对独体言,背景是同质;对背景言,独体是异质。  以上七函义为该逻辑界说所函摄。以下就人类生活层次方面说明各层中独体意义。层次有三:一、赤裸生命之情欲方面蠢动与冲破;二、生命之智慧方面烛照与欣赏;三、生命之道德方面实践与参赞。  生命是从生活中抽出一个抽象概念,而生活是具体生活是生命上加上花...

    牟宗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766822.html
  • 林清玄学佛散文教主形象

    冲突并未如其事后回忆那么严重。林清玄也曾表示其学佛是受太太影向,甚至是他太太发了很大气力,才把他带入佛教经典智慧里[注17],另方面是因其内心关卡,思考如何突破生活层次与文章意境[注...事件虽然迫使林清玄暂时退隐,郄未完全毁掉林清玄原有基业,反而可以停下脚步重新调整,凝聚下一波再出发能量。林清玄虽然感叹其以数千万字建立起一个美好生活思想,许多深受感动读者竟因为几篇扭曲报导而...

    郑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070842.html
上一页12下一页